關稅大戰,越南能否突圍?
在全球經濟浪潮中,越南正站在一個關鍵轉折點上。
一邊是特朗普政府揮出的最新一輪關稅大棒,一邊是越南始終未被美國正式認定為「市場經濟體」的事實——這背後,是一整套隱性遊戲規則,以及關稅之外更深的制度性門檻。
越南海防港口,忙於進出口搬運的車輛 圖源:Le Tan
越南與美國最新的談判結果為20%的關稅,對於越南來說,相比於貿易戰之前的越南,依然是一個較高的數值。
儘管到 2024 年,越南在美國最大的出口國中僅次於中國和墨西哥,但高額的進口關稅可能會嚴重削弱其作為有吸引力的投資目的地的競爭優勢。
據彭博社7月17日報道,越南似乎仍對20% 關稅的數字不滿意,並正在與美國進一步談判,爭取在 8月1日(特朗普表示新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之前達成協議。
雖然預計將受到美國關稅的影響,越南總理範明政仍然決心實現2025年GDP增長為8.3-8.5%的目標,這一目標正受到關稅風暴的嚴重威脅。
2011-2025 越南GDP走勢
印尼和菲律賓:競爭對手國家已先一步降稅
越南、印尼和菲律賓,三國同處於東南亞,同樣在過去十年被國際製造業資本押注為「下一個世界工廠所在地」。
7月底,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將對菲律賓商品徵收19%的關稅;此前不久,特朗普宣佈和印度尼西亞簽訂協議,將從印尼進口到美國的商品關稅,從32%降低到19%。
菲律賓和印尼,都是越南在東南亞地區的競爭對手國家,此時,兩國的互惠關稅都低於越南。
東南亞各地區面臨的美國出口關稅 圖源:bbc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數據顯示,菲律賓和印尼對美國的出口額遠低於越南對美國的出口額,分別為142億美元、281億美元和1366億美元。
對於印尼來說,作為降低13個關稅點的交換,它將為美國提供「完全准入」市場,類似於他在7月初在社交媒體上宣佈的與越南達成的協議。且印尼同意購買價值15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45億美元的美國農產品和50架波音飛機。
越南和印尼都是東南亞的兩個出口大國,在大宗商品方面,彼此之間並沒有太多直接「競爭」。
而印尼出口結構更多元化,農產品、礦產資源和紡織品等都包含在內;而越南的出口集中在製成品,例如電子產品和紡織品,越南也展現了其融入全球價值鏈的卓越能力,尤其是在電子製造業。
但是龐大的國內市場有助於印尼最大限度地減少外部衝擊的影響,而且對出口的依賴程度低於越南。
一家越南汽車裝配廠,為外國及本土企業提供服務 圖源:Minh Quan
此前,在特朗普宣佈與越南「敲定」協議後不久,雅加達經濟與金融發展研究所(Indef)的阿斯圖蒂(Esther Sri Astuti)表示,越南之所以獲得特朗普政府的減稅,是因為美國企業仍然需要來自越南的原材料或投入品來完成最終產品。
「此外,在越南開展業務的成本也比在印尼低。因此,美國公司更願意將工廠從中國遷往越南,而不是印尼。」她在7月9日接受BBC採訪時表示。
雅加達經濟與法律研究中心(CELIOS)的主任比瑪(Bhima Yudhistira)先生指出,如果對印尼徵收的關稅和越南只差1個百分點,就說明製造業競爭力會比越南差,企業依然會遷往生產和物流成本更低的越南。
關於美國與越南關稅協議變動,歡迎回顧往期相關文章《特朗普稱與越南達成關稅協議,美股創新高》
柬埔寨、孟加拉和馬來西亞,處境艱難
而東南亞其他國家,在美國關稅這一難題上,則面臨更為艱難的境地。
以服裝紡織為主要出口商品的柬埔寨和孟加拉國,分別面臨36%和35%的美國關稅。
另外一個越南競爭國家——孟加拉國將被徵收35%的關稅。政策對話中心的拉赫曼博士(Mostafizur Rahman)表示,如果孟加拉國(越南在服裝行業的競爭對手)面臨的關稅比越南現在高出 15 個百分點,那將是「災難性的」 。
孟加拉國只有達成類似於特朗普宣佈的越南20%的協議,才可以確保其貿易優勢。
馬來西亞,長期處於東南亞電子和精密工程等高價值行業製造中心地位,也面臨高達25%的美國關稅。如果這一數字居高不下,馬來西亞的製造中心地位或將轉移至其他關稅較低國手中。
泰國:積極尋求關稅解決方案
另一個積極尋求解決的東南亞國家,則是泰國。
根據泰國媒體報道,泰國財政部積極與美國貿易代表舉行視頻會議,商討對部分美國商品免徵關稅。7月8日,泰國還收到美國總統聲稱的「最後通牒」,希望泰國繳納高達36%的關稅,這一稅率明顯高於該地區其他「競爭對手」,如越南(20%)、印尼(19%)或馬來西亞(25%)。
「我認為稅率可能會與越南持平,甚至更低。但36%的稅率確實令人震驚。我覺得我們(泰國)必須更加努力,」 InnovestX 證券投資策略部經濟研究主管皮亞薩克博士(Piyasak Manason )評論道。
在泰國經濟專家的預測中,泰國的關稅可能會和越南持平甚至更低。雙方均認為泰國會談判成功,但沒想到關稅稅率(36%)會與4月初保持不變。
泰國的最低工資比越南高出75%,即便兩國關稅相同,但是越南有更低的生產成本,所以在和越南的比較下,泰國依然處於競爭劣勢。
主要出口美國的越南木材 圖源:Trong Tri
表面上看,越南與美國的貿易合作不斷走深,但一個難以回避的事實是:美國至今未承認越南的市場經濟地位,這直接導致越南出口產品經常遭受異常高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
如果美國承認其市場經濟地位,越南企業將能按實際成本計算出口價格,避免被動接受高稅率裁定。而對越南而言,這不僅是一次貿易博弈,更是一次國際制度身份的躍遷。
知名日企Plus集團領導視察旗下越南工廠生產線 圖源:Plus
站在越南的角度來看,長期不被美國認定是市場經濟,不只是一個「標籤」的問題,而是讓越南在貿易爭端中站在了不利位置。在知識產權、環保標準、產業補貼等領域,美國可以隨時以「非市場經濟」的身份為由加以制裁,這種灰色地帶,增加了越南企業的系統性不確定性。
胡志明市高科技園區研發中心半導體實驗室 圖源:Quynh Tran
如果美越達成雙邊貿易新協定,其條款很可能成為美國與其他亞洲國家磋商時的「參照系」。雖然越南存在「市場經濟」帶來的稅務難題,但是縱觀整個東南亞地區,20%的關稅依然佔據優勢地位,而其他比越南關稅更低的國家,則依然存在人工成本、房地產經營成本等競爭難題。
有關越南投資的任何話題,想和我們討論?請聯繫:電話:+(886)095 807 2379
Line:vnlandnote
微信:vnlandnote
有關更多越南資訊,請關注我們:
臉書Facebook:www.facebook.com/vnlandnote/
微信公眾號:hcmc101
-
18:41
-
19:08
-
19:15
-
14:47